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正文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5-04-07


各位同学: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造就创新创业生力军,鼓励和支持广大同学深入参与科学研究及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学校决定启动2025年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应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导向;以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为导向;以拔尖人才培养、高水平项目成果培育为导向;以过程管理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为导向。在立项遴选时,学校重点考察项目创新性、可执行性、团队配置合理性、项目成果在全省及全国范围内的特色及优势。

请各学院做好本院学生的项目申报和建设指导、协助学生选择导师、加强项目建设的过程管理、完善项目建设的资料存档。

二、项目来源

项目选题须切实贯彻学生兴趣驱动和自主选题的原则,鼓励面向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应用场景选题、面向教师科研选题、面向课程教学选题,选题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独立性和探索性。鼓励学校老师基于在研的科研课题设计相关子项目作为项目选题,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训练并完成项目结项。学生自行与教师联系,师生双向互选。项目题目来源分为:自主探索类和重点支持项目等。

(一)自主探索类。学生自行选题或教师在研项目子课题,鼓励结合毕业设计、课程学习和学科竞赛等进行研究,结合指导教师意见进行申报。

(二)重点支持项目有以下类型供参考:

1.青苗计划(基础学科深耕项目)

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研究与范式创新、经济模型构建与数理方法优化、制度经济学与政策设计基础研究、商业管理经典理论的本土化验证等方面的研究。

2.智拓计划(人工智能+融合项目)

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财经领域革新、智能算法与金融风险预警机制、数据要素流通与隐私计算技术、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研究。

3.经纬计划(可持续发展探索项目)

绿色经济与低碳转型路径研究、双碳目标下的金融工具创新、新能源产业经济生态构建、环境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4.星火计划(交叉学科创新项目)

未来产业与新兴技术的经济价值研究、生物科技与健康产业经济分析、先进材料供应链金融模式、数字基建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三、项目申报要求

1.学院应加强组织,立项建设一批院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确保本学院每位学生在校期间均有一次参加科研训练项目的机会。

2.项目团队。须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自主组织实施、独立撰写申报书和结项报告。鼓励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合作研究。

3.申请人。须为我校全日制本科一至三年级学生,每个项目组不超过5人(含负责人)。根据学校工作要求,在大创项目的三个类别(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中,每个学生作为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项目,每个学生最多只能参加两个项目,每位成员有明确具体分工,严禁挂名现象,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类项目通知详见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网站通知。

4.指导教师。原则上每个项目组应有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有较好的科研和实务基础,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训练,定期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同批次创新项目数应不大于3项。鼓励教师持续指导和培育项目,将项目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来源等,做好做深。

5.项目团队应合理安排时间,申报成功后不得以考研、实习、出国等理由中止。有创新训练项目无故中止的,其项目负责人和成员在读期间不得参与校级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的申报。

四、项目整体实施步骤

(一)立项申报

1.学生申报阶段。请各学院认真做好项目申请宣传启动工作,项目负责人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填写申请书,并提交至学院。

2.学院初评阶段。各学院须对申报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和项目论证,遴选、确定后报送至学校。

3.学校评审立项阶段。教务处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确定校级立项及推荐国家级、省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名单。

(二)中期检查

1.过程管理。项目组须认真做好项目过程记录,须有详细的教师指导情况。学院应对项目实施全周期管理,落实教师指导学生推进项目建设,提高项目完成质量。

2.答辩检查。请各学院于立项半年后自行组织中期答辩检查,由至少3名相关专业领域专家组成检查专家组开展检查工作,学校将进行抽查。

3.检查结果。中期检查评审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对于中期检查不合格的项目将被终止。

4.材料提交。学生应将中期检查表、过程记录情况及相关支撑材料报送至学院,检查结束后,学院将检查结果报教务处备案。

(三)结项验收

1.答辩验收。请各学院于立项一年后自行组织答辩验收,由至少3名相关专业领域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开展验收工作,每个项目必须撰写一篇符合学术规范的较高质量学术论文。学院应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和结项管理。学校将随机抽取部分项目进行校级现场答辩。

2.验收结果。结项验收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对于结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学校将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

3.成果总结。学院须做好项目结项验收指导工作,对学生科研成果的应用和发表做好追踪报送。

4.材料报送。学生应将结项验收表、过程记录情况及相关支撑材料报送至学院。学院将检查结果及相关材料报教务处审核。

(四)政策支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每年举办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根据《西南财经大学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成果认定办法(2025 年修订)》,教师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入选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认定为B级创新创业竞赛类成果。

五、经费管理

1.同一项目获得不同级别立项的,按照就高不重复的原则予以经费拨付。

2.创新训练项目国家级经费10000元/项,省级经费5000-7000元/项。

3.大创项目经费专款专用,经费一次核定、分两次以项目劳务或奖励的形式直接发放给学生。立项后拨付20%经费;结项验收通过后,合格的项目拨付剩余经费,不合格的项目不再拨付经费。

4.为鼓励学生在学期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按照《西南财经大学学生优秀学术论文奖励实施办法》,根据论文发表期刊级别,标准奖励为1000-20000元/篇,申请人须为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下列情况也可以奖励:

(1)学术论文的第二作者(校内教师为第一作者)。

(2)学术论文的通讯作者(校内教师为第一作者)。

六、材料提交

1.学生提交材料。请各位项目负责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认真填写《项目申请书》和《项目信息表》(附件1、2),于4月18日15:00前提交电子版材料至学院邮箱gsbkjx@163.com(word和PDF,申请书须有指导教师签字)。纸质材料提交到诚正楼1230办公室。电子版申请书文件命名: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项目负责人姓名-项目名称。

注:项目一旦确定立项,项目名称、指导教师及项目组成员不得无故更改或终止,否则将取消项目成员项目申报资格,对项目成员进行通报。

联系人:陈老师 028-87092091


附件:

1.项目申请书2.项目信息表

  工商人才培养与教学事务办公室  

2025年4月7日